禹氏迁徙川蜀史料

据湖南《团山禹氏族谱》记载,禹氏先民自西晋年间落籍宝庆(今邵阳)地区以来,瓜瓞绵绵,子孙昌盛。当人口增加超出当地农业容纳极限后人员必须在向周边发展,因此迁徙就一直存在。团山禹氏扎根湖湘一千多年,子孙遍布周边省市城乡。禹氏迁徙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当属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的“湖广填四川”移民大潮中的禹氏移民史。

先看看康熙三十三年 圣祖仁皇帝颁布《招民填蜀诏》 :


康熙《招民填蜀诏》 

诏书全文:朕承先帝遗统,称制中国,自愧无能,守成自惕。今幸四海同风,八荒底定,贡赋维周,适朕愿也。独痛西蜀一隅,自献贼蹂躏以来,土地未辟,田野未治,荒芜有年,贡赋维艰。虽征毫末,不能供在位之费,尚起江南、江西,助解应用,朕甚悯焉。今有温、卢二卿,具奏陈言:湖南民有毂击摩肩之风,地有一粟难加之势。今特下诏,仰户部饬行川省、湖南等处文武官员知悉,凡有开垦百姓,任从通往,毋得关隘阻挠。俟开垦六年外候旨起科。凡在彼官员,招抚有功,另行嘉奖。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甲戌正月日诏

在清政府的移民诏书颁布后,湖广地区掀起了移民大潮,湖广地界紧邻四川,得天时地利优势。当时湖广已经开发成熟,人力资源富余。加上有朝廷惠民免税政策鼓励,开发无主土地即成为个人私产,促使许多农民不畏艰险赴川园梦,因此湖广迁徙人员占迁徙总量的6成。湖广提督俞益谟在奏疏中称:湖南衡阳(今衡阳市)、永州(今永州市)、宝庆(今邵阳市)三府百姓,"数年来携男挈女,日不下数百口,纷纷尽赴垦荒,盖以本省人稠,无可耕之土也"。

《团山禹氏三修族谱》(清末版)中有迁徙表格,记录了百余名不同时期迁徙至四川的人员情况。

常言道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难倒追逐梦想的移民迁徙脚步。中华民族是一个异常坚韧的群体,为了生存总是不畏艰险知难而进。湖湘地区入川既有水路顺长江而上入川。也有旱路可走,湖广地区密布在村落之间的石板路可谓四通八达,即可达贵州连接川盐古道,也可走湘西川盐古道入川。移民过程的真实迁徙场景应该异常艰辛危险,因此才有“少不入川”一说。令人惊奇的是移民中还有人携带了家谱资料入川,自身难保却不忘祖先根基,这是最虔诚信仰。团山禹氏在川蜀云贵地区发现源于明代的“墨谱”抄本,就是禹氏先民迁徙中带过去的资料。

迁徙后的禹氏移民有的人成功扎根于四川,也有人音讯全无,想必是自生自灭在历史的某个时刻。禹氏族人中也有经商入者,他们信息灵通,又有经济基础,入川更加容易成功。

蓬溪发现的禹氏迁徙先祖安昇公墓碑:   墓主是禹再思之孙,禹嘉贵之子,讳名 。碑刻中的人物名字符合湖南团山禹氏字辈:再,嘉,安,邦,定,国..... 祖籍地为湖广宝庆邵邑太平一都,墓志左側为立碑人六十余名,涉及蓬溪禹氏六代人,可谓是刻在石碑上的族谱。立墓碑人是邦仁邦福。

这本内容丰富的经单簿,是1888年写成,上面记载了蓬溪禹氏祖籍地,以及自一世祖开始的各代祖先讳名,还有家族字派等,写得非常详细。这样内容丰富的经单薄实属罕见,为我们传递了非常丰富的信息

《四修》中记载了禹兴玺,团山禹氏49代孙,于清朝雍正4年(公元1727年),由宝庆(邵阳)太平一都迁徙至重庆府涪陵县鹤游坪,可见四川移民信息也一些是通过某种方式反馈到了团山禹氏宗祠。

川蜀禹氏自迁出以来与湖南团山之联系时断时续,迁出的人员信息零星出在团山禹氏族谱中。2019年在《团山禹氏六修族谱》中增录了6千余名离散宗亲入谱,虽然只联系到部分支系禹氏宗亲,却也团山禹氏的一件大喜事。

编修族谱,工程浩大,困难重重。据老辈人传说, 《四修》族谱时,团山谱局派人去四川广安联络,四川方面出于谨慎,盘问了很多族谱相关问题,其中问到禹氏总祠大门台阶,联络人员一时语塞没有答对大门前的台阶数量而被怀疑是骗局。后来四川方面经过多方证实团山在进行《四修》才准备资料,欲送达湖南时,又遇邵东地区沦陷于日寇而错失了合谱之机会。《团山禹氏四修族谱》成谱后,总祠特意预留一套“滨"字号族谱,由天同公祠负责派人护送入川,此事记录在《四修》“领谱名记"之中。可惜送谱之人和族谱再无消息,想必是当年时局动荡,入川路途凶险,或许遭遇不测。

   蓬溪黄泥乡禹氏祠堂旧址

移民他乡的人常常抱团取暖,湖广移民同乡会在各地都有会馆,重庆湖广会馆-禹王宫是当地著名地标建筑。清朝中后期,禹氏门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萌芽。禹志谟是清末湖南商会会长,禹志钦(团山禹氏56代“志”字辈,昵称禹大胡子)等一批商人已经迈出乡下故土,成功地在商贸领域立足,还有禹氏族人到云贵经商,足迹到达越南缅甸。宝庆商帮(宝牯佬)在长江流域的水旱码头很有名气。


清末重庆湖广会馆-禹王宫

2021年2月14日 02:25